
“忽如一夜春風來,美食博主都在 ‘吸’(吃的動作)生腌”。這種現(xiàn)象級事件正在全網(wǎng)多個平臺發(fā)生。這不,小編隨便在 “某音”上一搜“生腌”關鍵詞,就有一連串的視頻不斷滾出,看不到底。這些視頻基本都是上萬的點贊,前排的幾個視頻更是達到百萬以上的點贊量。生腌的種類也是各種各樣,多是海鮮為主,生腌蝦、生腌蟹…
(圖片來源網(wǎng)絡)
為了驗證生腌是不是真的火的生猛,小編又悄悄打開了“小西瓜”,結(jié)果不出所料,“小西瓜”上同樣布滿密密麻麻的“生腌”視頻,各種吃播的,解說做法,科普營養(yǎng)價值的什么都有。甚至有網(wǎng)友直呼:“自己的視頻軟件已經(jīng)被包圍了,十個美食博主,其中有九個在試吃生腌,剩下一個在自制生腌。”
(圖片來源網(wǎng)絡)
但是,就是這么火的“生腌”美食,同樣也是爭議不斷。愛的人愛死、恨的人恨死。為什么會存在這樣的巨大落差呢?首先,“生腌”美食的大火與現(xiàn)今視頻媒介的興起有很大的關系。各種短視頻平臺的興起,讓各種美食有了更大的展示空間。特別是像生腌這種帶有地方特色的美食,在有了視頻傳播的加持之后,才得以在全國大放異彩。
(圖片來源網(wǎng)絡)
文化的輸入也有一定的影響,受一些韓國吃播、影視劇以及綜藝的影響,像生腌醬蟹、生拌海鮮、生拌牛肉這類型我們不常見、或者不常吃的食物開始隨著文化的傳播出現(xiàn)在大眾眼前,逐漸被接受,特別是被年輕一代所接受。“味道比鮑魚還鮮”,這也是生腌大受歡迎的重要原因。好吃肯定是被人們接受的主要原因。只要一打開潮汕博主的視頻,我們就會看到:一瓶啤酒下鍋,鍋里哐哐一頓,處理好的鮮蟹、蝦冰箱一凍,再加點香菜、大蒜、辣椒等配料,過幾個小時后就直接開吃。別看做法簡單,看著滿屏美味欲滴視頻,鏡頭里輕輕一擠蟹殼,蟹肉滋出來的一刻,小編已經(jīng)“垂涎三尺”。這樣的美味確實很難拒絕。
(圖片來源網(wǎng)絡)
另一方面,不愛這一款的人也是恨的徹底。就像不愛榴蓮的人,看著榴蓮就發(fā)麻的感覺。而不喜歡的原因可能也有這幾方面:
第一,本該是圈地自萌的特色美食,卻跳出圈子打入大眾視野,這讓不喜歡生食的人們有一種自然的不適應和反感。仿佛是對自己美食信念的一種沖擊;第二,自打生腌火出圈后,它就多了一個響亮的別名——躥稀套餐+通風加躥稀套餐。打開生腌視頻,下面總會發(fā)現(xiàn)一些這樣的字眼:開塞露、潮汕瀉藥、“寄生蟲警告!”。這些評論和名號的出現(xiàn)多半都與相關的美食負面新聞相關。這些新聞多是一些吃了生腌之后出現(xiàn)腸胃以及其他一些健康問題,“飯是早上吃的,稀是中午躥的,人是連夜燒的”這樣的駭人標題大抓眼球。
但要說生腌美食到底好不好?這個小編還真不敢下定論,畢竟每個人的情況的和喜好都不一樣。但對于喜歡嘗試各種美食的小編來說,如果怕腸胃問題何嘗不選擇嘗試下“海鮮缽缽雞”,來一場川味與潮汕海鮮的結(jié)合。

選擇金宮川派缽缽雞調(diào)料(紅油味、藤椒味),加入煮熟放冷的生鮮(蝦、醬蟹、扇貝、生蠔……),靜腌幾個小時就可以品嘗到麻辣鮮香的海鮮美味了。做法和泡鳳爪一樣簡單,喜歡別樣“生腌”的你們,趕快行動起來吧!